由于高粱地距离村庄有一里多路,所以天空刚刚黄昏,就开始背着高梁叶回家。秸秆还可以做大棚。当年我绝对想象不到几十年后,这种农作物在我的故乡几乎消失,因为高亮虽然产量高、种植成本低,但做成干粮却很难吃,粗糙的难以下咽。故乡的黄土地已经天翻地覆、处处欣欣向荣,开始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。无论经历多少个岁月,我脑海里依然忘不了故乡的那些炉火的高粱地,以及天空上那层层叠叠的火烧云……
又见天上火烧云
炎炎的烈日,终于在黄昏西坠下去,天空上随即浮现出了一片一片的火烧云,从绿绿的树条间照过来、从楼宇顶上飘过来,滚动着、变换着,令人联想到许多事情,居然还让我想到了夏末秋初故乡的那片红高粱。
半个世纪以前,我经常在高粱快熟的季节到高粱地里去撸干枯的高粱叶,这有两个用途:一个是大人用来做防雨的蓑衣;其次是交给奶奶用来做蒲团,奶奶编的蒲团圆圆的、软软的,坐在上面无论防线还是乘凉都特别舒服,拿起来也很轻便。
时间过去这么多年,撸高粱叶的过程我还是记得很清楚,先钻进茂密的高粱田里,用手握住细长的高粱秸秆,再用另一只手向下撸,一大把高粱叶就成为了战利品,放在背娄码好,天黑的时候背回家。
由于高粱地距离村庄有一里多路,所以天空刚刚黄昏,就开始背着高梁叶回家。由于背娄太重,我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,每当这个时候,我环顾四周红红的高粱地一望无际,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,但红红的高粱穗却越来越鲜艳,与西边天空們晚霞连接在地平线上,那是一种辽阔且有些震撼类,以火烧云的情景,那样的天地一色,少年的我心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梦幻以及许多说不清的向往。
在那个相对贫困的年代里,高粱地随处可见,因为这种农作物耐旱耐减,不需要多少肥料,即可做梁氏又可做饲料。秸秆还可以做大棚。当年我绝对想象不到几十年后,这种农作物在我的故乡几乎消失,因为高亮虽然产量高、种植成本低,但做成干粮却很难吃,粗糙的难以下咽。看到今天的火烧云,联想到当年的情景,内心冲动的我用文章和视频把今天真正的火烧云记录下来,感觉到义不容辞、如释重负。
夏天中伏到了天最热的时候,物极必反,凉爽的秋天也应该快到了吧。今天满天的火烧云告诉我:虽然时过境迁,但天象依然重复着过去的故事,只是时间跨越了半个世纪,我也从少年走进了花甲,开始了夕阳之旅。故乡的黄土地已经天翻地覆、处处欣欣向荣,开始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。
不管是当年成片的红高粱,还是今天天空上的火烧云,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年代里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。无论经历多少个岁月,我脑海里依然忘不了故乡的那些炉火的高粱地,以及天空上那层层叠叠的火烧云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