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离不开产品,就像人离不开骨骼、肌肉。这是品牌的奥妙,也是品牌的复杂性。这样做的后果就是,品牌将不成品牌,顾客也很难选择。03品牌,没有捷径品牌是人的思想汇集及成就体现。品牌的源头是为顾客解决的问题。关于品作品牌以用途构建世界需要的品牌。品牌咨询服务包括:用途战略聚焦;用途的业务支撑与品牌化;品牌的用途边界与多业务布局;新用途发现与品牌创新。
前言:我们国内经历了一个从产品稀缺到产品丰饶的过程,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品牌。
但是品牌不是一个商标一句口号,或者把产品质量搞好就可以。如何以真正的品牌思维,经营出有溢价能力、有忠诚度、被人们拥护的品牌?
01
两把椅子带来的观感
最近在看两个椅子品牌:
一个是永艺,一个是西昊。
但看来看去——只有产品的功能细节,你感受不到是一个品牌在和你对话。
它们的产品很相似,定价也接近。或许在顾客眼里,就没有产品或品牌上什么不同,只是名字不一样。
这两家企业已是行业翘楚。永艺专注椅子20多年,有一个永艺家具股份网站(不是品牌网站),是行业第一股。“中国椅业第一上市品牌”,似乎是它最主要的品牌标签。西昊历史短一些,在人体工学家具做得出色。
把这两家挑出来,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很多国内企业做品牌的方式——产品不断精进,拿权威背书,但是人们没有感受到品牌。
当品牌只是像工厂一般地介绍产品及组件时,那么在顾客眼里就没有品牌。
02
产品只是骨骼肌肉,品牌才是那个人
过去,我们以为国产品牌不强大,是因为产品不够好,所以专注提升产品。当然,产品对品牌很重要。但不是决定性的关系。
品牌离不开产品,就像人离不开骨骼、肌肉。骨骼和肌肉,决定不了一个人是运动员、还是科学家;决定不了这个人会对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和改变。同理,产品也决定不了品牌。
这是品牌的奥妙,也是品牌的复杂性。可惜,我们有很多企业只忙于产品、只看到骨骼、只会秀肌肉。
这样做的后果就是,品牌将不成品牌,顾客也很难选择。正如永艺或者西昊顾客的经历一样,没有体验可言。选来选去,最终只能选出促销中让利更大的那家。
更令人着急的是,我们有时秀的肌肉还不是自己的。比如小米12S 的主题居然是:这真徕卡。一个高势能的民族品牌,耗费那么多资源,居然为别的品牌做嫁衣。抱歉说出来,是真的气愤。
怎么办呢?
无数代价证明,品牌没有捷径。除了产品、背书,必须真正进入品牌的议题,包括商业上要解决的问题、深度的客户洞察、有智慧的品牌想法与表达,把生意机会和品牌魅力巧妙结合。
03
品牌,没有捷径
品牌是人的思想汇集及成就体现。
考虑品牌,要考虑愿景、核心价值观、存在的理由、提供给世界的好处......要考虑顾客是谁、喜欢什么、面临什么处境、有什么情绪、帮助TA抵达的状态......要形成专有的个性、口吻、语词、风格......
并利用一切机会与平台开展品牌叙事,把上面的都讲出来。而不只是介绍产品功能及组件。
总之,品牌远不止产品。它是基于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联结、更真实有思想的叙事、以及持续稳定的承诺兑现所成就的。
不是有产品、有好看的包装、加个商标,就是品牌;不是买流量、找代言就是品牌。这样的品牌没有灵魂,也很短命。
04
品牌之火的源头
品牌就像一把火,燃烧,火光触及方方面面,让人们感到复杂。但熊熊烈火,也是有火源的。
品牌的源头是为顾客解决的问题。不多,一个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即可。
人们购买品牌、使用品牌、拥护品牌,不是无缘无故的,也不是为了占有品牌的产品本身;而是因为品牌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在意的问题,实现了自己的目的。
这是引发顾客购买产品的原因。品牌要解决的问题,对顾客而言,即是自己要得到的用途。
我们知道事物的构建都有一个过程,正所谓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”。品牌大概是这样的:
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,不得不要解决。于是,品牌有了解决该问题的想法。(“道生一”)
基于要解决的问题,一方面提供功能漂亮的解决方案;一方面提供情感舒适的品牌体验。(“一生二”)
前两步的成功为品牌创造了某种优先权(“二生三”);由此可以组建更大的能力,更好地解决问题、或者解决更多的问题,多业务、多品牌发展,创造更大的贡献和回报。(“三生万物”)
在这个过程,品牌所有议题都要解答,确保每一步正确实现,才能从公司化的产品转变为品牌化的产品或企业。
可见,产品只是其中的解决方案,只是品牌解决问题的工具。如果只是靠产品、产品上的商标、或者基于产品的符号、口号来记住“品牌”,那么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还遥远。
声明:本文仅就品牌状态表达观点。对于文中提及永艺、西昊、小米等的企业经营与贡献保持敬意。
关于品作品牌
以用途构建世界需要的品牌。品牌咨询服务包括:用途战略聚焦;用途的业务支撑与品牌化;品牌的用途边界与多业务布局;新用途发现与品牌创新。